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 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公安部2日發布的《關于依法妥善辦理輕傷害案件的指導意見》指出,必須堅持以寬嚴相濟為指導,規范落實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
意見指出, 一方面,對民間糾紛引發的輕傷害案件,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當事人達成和解諒解,符合不批捕、不起訴條件的,可以依法作出不批捕、不起訴決定;另一方面,對主觀惡性大、情節惡劣的,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即使是輕傷害案件,也要堅持依法從嚴懲處。
據了解,2022年,全國檢察機關受理輕傷害案件7萬余件,且多因婚姻、家庭、鄰里糾紛或者偶然事件等引發。對民間糾紛引發的輕傷害案件,我國法律強調要在注重促進矛盾化解、促進刑事和解的基礎上依法從寬處理。
意見強調,要牢牢把握輕傷害案件的案發特點,把化解矛盾、修復社會關系作為履職辦案的重要任務。充分適用刑事和解制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和國家司法救助制度,發揮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作用,促進當事人的矛盾化解、糾紛解決,并注重通過不起訴釋法說理修復社會關系。
意見明確,對于雖然屬于輕傷害案件,但犯罪嫌疑人涉黑涉惡的,雇兇傷害他人的,在被采取強制措施或者刑罰執行期間傷害他人的,犯罪動機、手段惡劣的,傷害多人的,多次傷害他人的,傷害未成年人、老年人、孕婦、殘疾人及醫護人員等特定職業人員的,以及具有累犯等其他惡劣情節的,應當依法從嚴懲處。
最高檢第一檢察廳負責人表示,意見從司法實際出發,既保持與刑法、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一致性、協調性,又注重總結近年來輕傷害案件辦理中積累的經驗做法,力求解決目前辦案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用心用情辦好人民群眾身邊的“小案”,促進辦案政治效果、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有機統一。
記者從公安部獲悉:為深入推進公安機關便民利企改革,自2023年2月10日起,公安部推出公安機關便利境外中國公民辦理業務6項政策措施,包括辦理駕駛證業務、辦理身份證業務、查詢出入境業務和管理政策等。... [詳情]
2023年春運啟動以來,各地交通流量特別是主干公路流量大幅增長,交通安全風險隱患也隨之增多。公安部提示廣大駕駛人,安全是回家最近的路,駕車出行務必注意交通安全,駕車集中精力,疲勞及時休息。... [詳情]
1129259261_16729467289211n.jpg
2023年春運將于1月7日開始。隨著疫情防控措施調整轉段,預計今年春運跨區域流動性將加速釋放,春運客流總量可能出現大幅增長,局部地區、重點時段人流、車輛、物流高度集中,交通安全風險加大。公安部研判2023年春運交通安全形勢,5日發出交通安全提示。... [詳情]
記者從公安部獲悉:2022年,全國公安交管部門深化改革服務創新,有力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形勢持續穩定,更好地便利群眾辦事出行,全力服務民生和經濟社會發展。截至11月底,18項交管便民利企改革措施惠及群眾6億多人次,減少群眾企業辦事費用60多億元,取得顯著成效。... [詳情]
隨著全國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春運交通安全形勢更加復雜嚴峻。公安部交管局3日部署春運交通管理工作,分析研判2023年春運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要求各地公安交管部門全力保安全、保暢通,為人民群眾平安出行創造良好道路交通環境。...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