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遼寧開原人,中共黨員。1994年懷著對部隊的向往,她放棄了留校任教的機會和優越的工作環境,毅然選擇參軍入伍,留在了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高寒缺氧,氣候惡劣。何敏所在的解放軍第四醫院每年都組織醫護人員赴高原巡診,為各族群眾治病療傷。每逢巡診,何敏都積極報名參加,克服千難萬險,搶救危重孕婦和幼兒。
2007年冬天,何敏隨醫療隊到海拔4000多米的牧區巡診。牧民宮保找到醫療隊說,他妻子難產,情況危急。何敏和兩名隊員立即驅車往宮保家趕。天空突降大雪,結冰的路面非?;?醫療隊的車在一個拐彎處發生側滑,陷進了路邊的水溝里,何敏的左腿被器材箱剮傷,頓時鮮血直流。
從車里爬出來,何敏簡單地包扎了一下傷口,就在別人攙扶下,一瘸一拐地走了3個多小時來到宮保家。當時,產婦的羊水已被污染,嬰兒面色蒼白,呼吸微弱,何敏忍著傷痛,快速為嬰兒清理呼吸道,給氧。幾分鐘后,嬰兒發出了啼哭聲,何敏的心也落地了。
2010年4月14日,玉樹發生了強烈地震。
地震前一周,在某汽車團代職的何敏,因身體不適到青海省人民醫院進行檢查。結果令人大為震驚:乳腺癌。正準備住院手術,地震發生了。
“要是災區有孕婦急需搶救怎么辦,得提前準備?!?span style="display:none">wiP中國藏族網通
何敏找來紙筆,把婦科及新生兒急救所需的器械藥品列了滿滿兩張紙,包括嬰兒的棉被、睡袋、尿布,甚至奶粉、奶瓶都考慮到了,安排科室護士長提前做好準備。
凌晨時分回到家里后,她把上玉樹的想法告訴了丈夫。丈夫急了,心疼地喊了起來:“就要做手術了,去玉樹你不要命啦?”
“我要命,可那里也有人等著我救命啊!”這就是何敏在關鍵時刻做出的選擇。
次日一大早,何敏吻別熟睡的兒子,在丈夫護送下匆匆趕往機場,登上飛往災區的飛機。
到達醫療隊駐地,何敏顧不上歇口氣,立即為孕婦仁青卓瑪檢查病情。
“插氧氣管,上監護儀,實施專人專護!”何敏快速地下達著一道道醫囑。經過5個多小時全力搶救,病人的情況終于穩定。
考慮到災區條件難以保證孕婦母子安全,何敏提議盡快將病人后送救治。傍晚時分,仁青卓瑪被送上飛往西寧的飛機。
玉樹平均海拔4000多米,高寒缺氧,嚴重的高原反應使本就虛弱的何敏更加難受。
剛送走仁青卓瑪,又一位高齡藏族孕婦被送進醫療隊。孕婦尕永病情相當危險,不但胎位不正,而且患有妊娠性高血壓,稍有不慎,就可能母嬰不保。
在何敏指揮下,一頂臨時帳篷產房搭好了。何敏讓人把孕婦扶到臨時支起的產床上,緊張而又小心翼翼地為病人施行接生手術。一個可愛女嬰降臨了,孕婦尕永也脫離險境。入夜時分,尕永母女甜甜地睡著了,不放心的何敏整整在床邊守了6個小時。
極度虛弱的何敏,胸口一陣陣發痛,她當時感覺自己恐怕回不到丈夫和兒子身邊了。連續4天,嗓子啞得發不出聲來,她就用手比劃著,繼續工作。
5月1日上午,臉色煞白、虛弱不堪的何敏診治完當天最后一位患者,頓感一陣天旋地轉,差點暈倒在接診臺旁。直到此時,醫療隊的同事們才知道她身患癌癥。大家含著眼淚,把她強行架上返回西寧的飛機。
災區十幾天,有3位孕婦,在何敏呵護下迎來了新生命。有1200多名傷員群眾,得到了她和戰友的救治。
為她手術的主治醫生埋怨她:“為什么不早一點來?這樣的癌癥,早一天手術就多一分成功的幾率?!?011年,何敏結束治療回到工作崗位。
自己身患癌癥,卻為了挽救他人的生命毅然前行;在她心里,患者永遠是第一位的,認為“大難面前不能當逃兵”。而默默奉獻的何敏,也贏得了高原群眾的信任,他們把她當作自己的親人,為她祈福。
(記者 張曉英 整理)
8月21日下午,西藏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三場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方艙醫院的設計、建設、管理、運行和疫情防控期間醫療保障工作開展情況。西藏各市地方艙醫院的建成和投用,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為群眾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詳情]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各族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堅定不移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勇擔使命、砥礪奮進,交出了一份政治安定、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宗教和睦、邊防鞏固、人民安居樂業的滿意答卷。... [詳情]
2022年夏天全球多地持續高溫引發高度關注,而對全球氣候有重要且深遠影響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區的氣候環境及其變化,更是科學家們長期聚焦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 [詳情]
在今年高考中,西藏自治區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再次刷新校史紀錄,本科上線率達62.43%,重點本科率26.47%,比2019年分別增長15.91%和14.51%。... [詳情]
“大家好,我是阿羌,歡迎來到西藏林芝助農館的直播間……”打開社交軟件進入直播頁面,西藏大學生阿羌正在積極向客戶介紹家鄉,推薦西藏特色產品。...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