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哇角:綻放在澤庫草原上的史詩之花

2020-09-30 10:47:31 青海日報   巷欠才讓

綻放在澤庫草原上的史詩之花Evn中國藏族網通

——訪澤庫縣《格薩爾》藝術團創始人、《格薩爾》藝人哇角(萬馬昂青)Evn中國藏族網通

六月,澤庫草原迎來了最美的季節,水草豐美、風光秀麗,牛羊任意點綴著草原,加之清晨百鳥爭鳴,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觸……
Evn中國藏族網通

2020年6月8日至12日,為了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格薩爾》等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青海省《格薩爾》史詩保護研究中心研究人員赴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同仁縣、尖扎縣進行了為期5天的田野考察。第一站是澤庫縣, 此次考察工作得到澤庫縣文化圖書館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考察組與當地知情人士和《格薩爾》民間藝人一起先后深入澤庫縣澤曲鎮、寧秀鄉、和日鄉等境內的澤庫縣《格薩爾》藝術團、果改寺民間藏戲團、《格薩爾》拉則和日石經墻,并對《格薩爾》藝人哇角進行了深入的采訪了解。Evn中國藏族網通

1.jpgEvn中國藏族網通

哇角Evn中國藏族網通

今年71歲的老藝人哇角,是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和日鄉和日村人。1970年8月參加澤庫縣業余文藝宣傳隊,先后在澤庫縣和日鄉文化站和澤庫縣文化館等單位擔任編導、館長等職。他從小就有過人的藝術天賦,自幼愛好藝術,尤其對說唱藝術有著濃厚興趣。在1962年拜自己的叔叔為師,自學藏文及藏族傳統說唱書籍,對說唱藝術有著孜孜不倦和執著追求的精神。天資聰慧,勤奮努力的他深受叔叔與村民的喜愛,在潛心鉆研學習的同時,他開始向村民傳播所學到的說唱藝術,在此基礎上依然每天堅持學習、熟讀《格薩爾》史詩中的《賽馬稱王》《霍嶺大戰》(上下集)等部本,成為了當地有名的說唱藝人。他還是位德才兼備之人,論其才華,他不僅是當地有名的《格薩爾》說唱藝人,還精通電子琴、薩克斯、笛子、架子鼓、手風琴、葫蘆絲等多種樂器的演奏技巧。據他本人介紹,20世紀六七十年代,雖然,文化事業發展受限于當時的社會景況,但他仍不忘堅持每天自學《格薩爾》說唱,積極參加生產隊組織的業余宣傳隊,擔任負責人及主要演員,進行獨唱獨演、吹拉彈唱等各項演出。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逐漸恢復了《格薩爾》說唱藝術,將原有的業余宣傳隊改變為民間藏戲團,他繼續擔任藏戲團教練、編導及藝術設計。從1993年至今他一直擔任著縣文化館的管理工作。他堅持努力學習文藝方面的理論知識,提高對說唱藝術的認識與理解。在刻苦學習業務知識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業務能力水平,進一步熟練自身演奏能力及表演能力,加強關于《格薩爾》說唱的表演能力,重點練習、體會舞蹈高難度動作,不斷提高樂器演奏水平、說唱表演和藝術舞蹈表演,從而體現出藝術的綜合性及自身價值。
Evn中國藏族網通


Evn中國藏族網通

2.jpgEvn中國藏族網通

我小時候在廣播里聽過老藝人哇角說唱的《格薩爾》史詩,吐字清晰,朗朗上口,百聽不厭,印象深刻。哇角既是《格薩爾》史詩說唱藝人,又是澤庫縣《格薩爾》藝術團的創始人。他在介紹《格薩爾》藝術團時說:“當時,澤庫縣文化館只有三間平房,在沒有排練場的情況下,從民間待業青年和貧困戶中篩選有點藝術細胞的苗子,并組織13人初建《格薩爾》藝術團,當時沒有樂器,演出沒有服裝,藝術團演員和個人自助自捐平均每人1000元,購置簡單的樂器和服裝。在此基礎上,2004年至2005年積極尋找商業演出時機,帶領演出隊到外縣外州進行演出,走遍了青海省各個地方?!彼诶^承和傳播《格薩爾》史詩的同時對保護、培養繼承人方面也做出了顯著貢獻。例如,他將年輕人中具有藝術天賦的拉旦加、角旦加、多杰等收為徒弟。尤其是2003年3月3日成立了澤庫縣《格薩爾》藝術團后,澤庫地區的《格薩爾》說唱進一步得到了傳承和發揚,為使《格薩爾》說唱后繼有人,還將旦正才讓、尕藏吉、丹增切培等人收為其門下徒弟進行《格薩爾》說唱傳授活動,從而達到培養《格薩爾》說唱繼承人的目的。其主要傳授作品有《賽馬稱王》《阿德拉姆》《米拉日巴》《松贊干布》《智美更登》等等。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在1984年拉薩舉行的全國《格薩爾》演唱評比中榮獲優秀獎;同年于黃南州文聯舉辦的《格薩爾》研討會說唱評比中榮獲一等獎;1993年在青海省文聯和青海省《格薩爾》史詩研究所舉辦的演唱評比中獲得優秀獎;2009年由青海省《格薩爾》工作領導小組、青海省社會科學院、青海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頒發的青海省首屆《格薩爾》工作先進個人獎,同年榮獲黃南州全州文化系統先進個人稱號,同時被評為澤庫縣文化系統年終優秀工作者;2010年度在“文化三下鄉”文藝演出活動中榮獲一等獎等眾多獎項。Evn中國藏族網通

3.jpgEvn中國藏族網通

在采訪中老藝人高興地說:“2005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最初解決了10名演員的工資,后來解決了20名演員的工資,人員最多的時候是28人,如今已17年了。在黨和政府對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藝術團演員的待遇、演出服裝、道具等有了很大的變化,對傳承和發展《格薩爾》藏戲等民族文化藝術提供了各方面的保障?!?span style="display:none">Evn中國藏族網通

4.jpgEvn中國藏族網通

作者在老藝人家中采訪(2020年6月8日)Evn中國藏族網通

據澤庫縣文化館卡羅加館長介紹,澤庫縣沒有不知曉哇角藝人的。他為組織、收集散落于民間《格薩爾》說唱,做出了重大貢獻。因為藝人哇角從1980年承擔文化三下鄉活動中關于《格薩爾》文化的宣傳、講座等公益性活動至今,他不怕長途跋涉中的險阻,只為趕赴各個村落進行說唱《格薩爾》史詩的展演、宣傳、講座等社會公益型活動,備受廣大牧民群眾的一致贊揚與尊敬。(文、圖 巷欠才讓)Evn中國藏族網通

此文刊發于《青海日報》2020年9月18日文化縱橫12版。Evn中國藏族網通

編輯:仁增才郎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