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薩迦班智達與蒙古闊端王相關文獻探析

2020-07-09 10:08:53 西藏研究   ?尕藏加

摘    要:薩迦班智達是薩迦派的代表人物, 除在佛學方面有極高造詣之外, 其對西藏地區劃入中央政府直接管轄方面也作出了突出貢獻, 其中薩迦班智達與蒙古闊端王的會見以及他的“致蕃人書”在這一歷史事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qtA中國藏族網通

關鍵詞:元朝; 藏傳佛教; 高僧; 文獻;qtA中國藏族網通

薩迦班智達·貢噶堅贊 ????????????????, 1182—1251年) , 藏傳佛教著名高僧, 薩迦派第四代祖師, 藏族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薩迦班智達一生具有多重身份, 不僅是一名博通佛學知識的高僧大德和嫻熟十明學科的知名學者, 而且是一位促成西藏地方正式歸入元王朝直接管轄的重要政治人物, 在廣大藏族地區是家喻戶曉的歷史、文化名人。qtA中國藏族網通

一、薩班·貢噶堅贊的生平事跡qtA中國藏族網通

薩迦班智達·貢噶堅贊出身于藏族歷史上聲名顯赫的大家族———薩迦昆氏家族, 是薩迦派第一祖貢噶寧布 ???????????????大師的最小兒子柏欽沃波的長子, 原名班丹頓珠 ????????????????有關藏文文獻記載:qtA中國藏族網通

無垢昆氏扎巴堅贊之弟白欽俄波娶妻瑪吉噶甫瑪尼赤江, 生二子, 長子即薩班·貢噶堅贊, 系父親三十三歲時, 第十三饒迥水虎年 (1182年) 二月二十六日誕生, 取名班丹頓珠。自幼在父親身前讀書習字, 受密宗諸灌頂教導口訣, 并聞習若干醫典要訣, 所學通達無礙。主要依止至尊扎巴堅贊為軌范師, 飽聞密宗一切甚深法, 灌滿心田, 并敬聆醫學方面之八支本釋等。得受居士戒, 取名貢噶堅贊。十五歲, 祖輩諸法, 盡皆領悟。十九歲, 于善知識庫敦尊前, 敬聆慈氏五論與《集量論》等。二十歲, 赴后藏年堆江吐, 從粗敦·旋努森格聞習全部《量抉擇論》。二十二歲, 于后藏曲彌仁莫拜謁迦濕彌羅之大班智達釋迦師, 滿心歡喜, 極其敬仰, 得聆因明《圣法》。父疾, 遂自曲彌仁莫返回薩迦。父白欽俄波五十四歲時, 于水豬年 (1203年) 五月一日圓寂。恩父逝世, 彼悲傷不已, 廣作超薦法事。是年參加夏季法會者甚多, 乃開創宣講《定量論》一座法與《他利品》一座法。每天宣講兩座法, 一個月講畢《定量論》。[1]421qtA中國藏族網通

以上引文中清楚地記述了薩迦班智達·貢噶堅贊的身世以及他在其三伯父薩迦派高僧札巴堅贊 ???????????????座前接受近事戒 (沙彌戒) 、取法名貢噶堅贊的經過。不難看出, 貢噶堅贊出家為僧后, 主要跟隨其伯父札巴堅贊廣泛學習文化和佛教知識, 從而打下堅實的佛學基礎。貢噶堅贊在他22歲那年 (1204年) , 又拜當時入藏的克什米爾大師釋迦室利為師, 受比丘戒, 正式成為一名出家僧人。在此期間, 他系統學習法稱的《釋量論》 ??????????????等因明七論以及《現觀莊嚴論》???????????????等經論, 同時還學習工藝學、星象學、聲律學、醫學、修辭學、詩歌、歌舞等印藏文化。有關藏文文獻記載:qtA中國藏族網通

二十五歲, 于洛敦·多杰旺秋倡建之年麥堅貢寺, 以大班智達釋迦師為親教師, 吉阿赫巴為羯摩師, 頓莫日巴為屏教師, 于眾多僧侶之中, 受比丘戒。是年, 于大班智達釋迦師尊前, 敬聆聲明典籍《精華攝要》上部、《釋量論》《集量論》等有關量學、律經、般若等諸多顯宗經卷??傊? 迦濕彌羅大班智達釋迦師系彼之主要軌范師。該大班智達于第三饒迥木鼠年 (1204年) 抵藏, 至第四饒迥木狗年 (1214年) , 計在藏十一年, 在此期間, 薩迦·貢噶堅贊得以飽聞其聲明、量學、律藏、俱舍、經藏方面之諸甚深密法, 灌滿心田。遂為精通聲明、量學、顯宗經典之泰斗。[1]421qtA中國藏族網通

以上引文記述了貢噶堅贊的學業成長過程。由于個人的不懈努力, 貢噶堅贊在學業上很快成長為藏傳佛教后弘期一位博通十明學科的大學者和文化名人。他既嫻熟因明學、醫藥學、工藝學、聲律學和內明學 (內明學包括了般若、中觀、戒律、俱舍論等顯宗經典以及行、事、瑜伽和無上瑜伽密宗四續) , 又精通修辭學、辭藻學、韻律學、戲劇學和星象學。此外, 貢噶堅贊在繪畫藝術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詣, 充分展示了他出眾的藝術才華, 給后人留下不少繪畫作品。有關藏文文獻記載:qtA中國藏族網通

于尼泊爾之班智達三菩扎尊前, 敬聆梵文聲明學三派、《詩鏡》、聲律學、詞藻學、因明等諸多共通明, 并將一些譯成藏文。通曉繪圖、佛像量度、各種字體、識寶、相地等諸種工巧明。安奉于烏孜寧瑪之薩欽·貢噶寧波意所依文殊佛像中之主心木與油漆等, 皆彼親自所作, 且于白綢上繪制《根本續》所載之全套畫像, 吉祥桑耶寺北面, 彼亦繪有文殊希有之身像。如此等等, 成說甚多, 且著有量度之論著。閱讀量學之所有經典著作, 詳細研究, 并集中其一切精華, 言簡意賅, 著述具有藏族特色之量學論著《量理寶藏》及其注釋。[1]421qtA中國藏族網通

以上引文記述了貢噶堅贊學習十明學科的情景, 他在這一時期主要拜尼泊爾等外籍學者為師學習和深造。當時藏族地區精通十明學科的學者被稱為“班智達”, 意即學富十明學的大學者。貢噶堅贊經過勤奮努力, 不但獲得“班智達”這一大學者稱號, 而且成為第一位享譽整個藏族地區的藏族“班智達”, 簡稱“薩迦班智達”。從此, 貢噶堅贊就以“薩迦班智達”冠名。qtA中國藏族網通

貢噶堅贊冠名“薩迦班智達”之后, 印度南方的綽切噶瓦等6名婆羅門學者聞聲前來西藏同薩迦班智達辯論, 欲爭學問高低。大辯論是在西藏的芒域吉仲的圣瓦第桑布寺附近的一個集市舉行, 當時的辯論十分激烈, 持續13天之久。有關藏文文獻記載:qtA中國藏族網通

自印度來到藏地之外道大師磋怯噶窩等, 反對內道佛教, 與其辯難而破斥之, 后盡皈依內道佛教, 遂于印藏, 博得大班智達之稱號, 獲十三把華蓋之榮譽云。[1]421qtA中國藏族網通

以上引文大略記述了印度婆羅門學者到西藏與薩迦班智達辯論的情景和結局, 以印度婆羅門學者失敗而告終。按傳統規矩, 6名婆羅門學者都以削發出家為僧的方式來認輸, 并拜薩迦班智達為師, 皈依藏傳佛教。學術大辯論的勝利, 使薩迦班智達的名聲在藏族地區傳揚并家喻戶曉。隨之許多地方官員或著名寺院紛紛邀請薩迦班智達前往講經說法, 如“吉祥桑耶寺之贊普釋迦貢迎請彼至桑耶寺駐錫。登迦瑪拉希拉之寶座, 廣為講經聞法, 且整飭教規, 于北墻繪有文殊身像, 著有贊頌昔日諸法王之偈文。從此, 桑耶遂為薩迦所轄之一寺?!盵1]421qtA中國藏族網通

從歷史上看,薩迦班智達不僅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知名度極高的大學者,而且他給后人留下了極其豐厚的文化遺產,包括有關佛學專著和文化論著。qtA中國藏族網通

他的代表著作主要有《三律儀論》(??????????????????)、《正理藏論》(??????????????)、《賢哲入門》(???????????????????)《樂器的論典》(???????????????????)《修辭學》(????????????)、《聲明學》(????????????)、《薩迦格言》(???????????????)等。這些功底深厚、造諧極高的學術成果在藏傳佛教史和藏族文學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三律儀論》是薩迦班智達的一部重要著作,書中判定當時佛教界存在的各種佛學觀點的是非闡述自己對佛教的理解或見解,此書一直是藏傳佛教學僧必讀的經論之一;其次《正理藏論》是薩迦班智達以陳那的《集量論》(??????????????)和法稱的《釋量論》(???????????????)為主的7部因明經典作為重要依據,并應用自己的認識論和邏輯思維體系撰寫而成的一部具有創新意義的因明學著作,在藏傳佛教因明學研究領域有著很高的學術地位和學術價值;另外,《薩迦格言》是一部膾炙人口的格言集著作其內容主要結合佛教義理論述社會倫理和為人處世的道理,在藏族地區廣泛流傳,深受畫族人民的喜愛。qtA中國藏族網通

二、薩迦班智達與闊端王會晤qtA中國藏族網通

從歷史上看, 薩迦班智達不但是一名精通佛學知識的藏傳佛教高僧大德, 而且是一位促成西藏地方正式歸入元朝直接管轄的重要政治人物。當時, 由于薩迦班智達在藏族地區享有崇高的社會聲望、宗教威信和個人聲譽, 被元朝統治階級看中, 遂與蒙古闊端王在涼州歷史性會晤, 成為西藏地方與元朝中央政府之間建立隸屬關系的關鍵性歷史人物。而闊端王是成吉思汗的繼位者窩闊臺汗的第二子, 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歷史人物。qtA中國藏族網通

1229年, 窩闊臺繼蒙古大汗位后, 集中精力攻滅金朝, 遂將西夏故地及甘青部分藏族地區封賜給他的第二子闊端, 闊端王遂率部駐守河西走廊的要地涼州 (今甘肅武威) 一帶。1235年, 蒙古大汗窩闊臺出兵大舉南下, 攻打南宋, 命其子闊端王負責指揮西路軍。當時, 闊端王率領軍隊攻入成都后, 又不得不退回到涼州駐屯。此時的闊端王對藏族地區已有比較全面的關注和了解, 并有將藏族地區納入蒙古大汗管轄的想法和前期準備。于是闊端王在1240年派遣部下多達那波將軍率領一支蒙古軍隊進入西藏地方, 并對一路抵抗的寺院和僧人進行焚毀和殺戮, 如噶當派主寺熱振寺當時遭到焚燒。當多達那波將軍率領的軍隊抵達拉薩河上游的止貢寺附近時, 其宗教首領京俄·扎巴迥乃高僧感到軍事上無法與蒙古軍對抗, 遂把西藏木門人家的戶口名冊獻給了多達那波將軍, 以使止貢地方一帶獲得安寧。不久, 多達那波將軍率軍北返, 向闊端王如實匯報了在西藏地方了解到的政教格局。對此, 在《西藏通史·松石寶串》中有較詳記載:qtA中國藏族網通

將軍多達那波采用武力進攻和招撫相結合的辦法將全藏納入統治之下后, 按照王子闊端的命令在西藏對各派高僧進行考察, 并寫信向闊端報告說:“在邊地西藏, 僧伽以噶當派最大, 最講臉面的是達隆的法主, 最有聲望的是止貢派的京俄, 最精通教法的是薩迦班智達, 從他們當中迎請哪一位, 請頒明令?!遍煻嗽诮o他的回信中說:“今世間的力量和威望沒有能超過成吉思汗的, 對來世有益的是教法, 這最為緊要, 因此應迎請薩迦班智達。[2]356”qtA中國藏族網通

以上引文交代了蒙古軍隊進入西藏地方的來龍去脈和政治意圖。實際上, 闊端王派遣多達那波將軍領兵進入西藏地方, 是一次試探性的軍事行動, 其目的并不在攻城略地或武力征服, 而是想深入實地考察西藏地方的政治格局和宗教情況, 從互不統屬的各個地方勢力中尋找一位可代表西藏地方全局的重要人物, 并與其談判西藏地方歸順蒙古大汗國管轄的事宜。因此, 當時闊端王給薩迦班智達寄去了一封召請函, 在召請函的令旨中如是說:qtA中國藏族網通

長生天氣力里, 大福蔭護助里, 皇帝圣旨。qtA中國藏族網通

曉諭薩迦班智達貢噶堅贊貝桑布。朕為報答父母及天地之恩, 需要一位能指示道路取舍之喇嘛, 在選擇之時選中汝薩班, 故望汝不辭道路艱難前來。若是汝以年邁 (而推辭) , 那么, 往昔佛陀為眾生而舍身無數, 此又如何?汝是否欲與汝所通曉之教法之誓言相違?吾今已將各地大權在握, 如果吾指揮大軍 (前來) , 傷害眾生, 汝豈不懼乎?故今汝體念佛教和眾生, 盡快前來!吾將令汝管領西方眾僧。qtA中國藏族網通

賞賜之物有:白銀五大升, 鑲綴有六千二百粒珍珠之珍珠袈裟, 硫黃色錦緞長坎肩, 靴子, 整幅花綢二匹, 整幅彩緞二匹, 五色錦緞二十匹等。著多爾斯袞和本覺達爾瑪二人赍送。qtA中國藏族網通

龍年八月三十日寫就。[3]qtA中國藏族網通

從以上召請函中可以看到當時闊端王用軟硬兼施的語氣召請薩迦班智達前來涼州會晤, 而薩迦班智達也察覺到其中的利害關系, 因而他接到闊端王的召請函后, 高度重視。有關藏文文獻記載:“此時, 薩班想道:自我吐蕃分裂割據以來, 內戰不休。如今各教派之政教共主及各地方頭人, 互爭寺廟莊園與屬民, 只為各自之教派與統治謀求利益。因無吐蕃整體思想, 一旦蒙軍入侵衛藏康三區, 燒殺搶掠, 進行血腥統治, 將無力反抗, 相繼投降。如此看來, 暫不抗爭而以柔克剛, 若正法之繩能牢牢捆住蒙軍這兇惡野牛之四肢, 則吐蕃與眾生幸甚!”[1]421為此, 薩迦班智達不顧自己年事已高, 為了西藏地方民眾的切身利益, 同意前往闊端王駐地涼州會談, 并做好了前期準備工作, 他同西藏地方各個勢力的政教領袖溝通和交換意見, 謀劃歸順蒙古大汗國的策略?!段鞑赝ㄊ贰に墒瘜毚酚涊d:qtA中國藏族網通

薩迦班智達動身前委派喇嘛威佑巴?索南僧格(?????????????????????????)和夏爾巴?喜繞迥乃(??????????????????????)負責薩迦派的宗教事務,委派囊涅(????????內務管事)仲巴?釋迦桑布(??????????????????)負責薩迦派的總務,代攝法座。當時薩迦班智達的侄子八思巴年僅10歲,恰那多杰年僅6歲薩迦班智達還是帶著他們二人于藏歷第四繞迥木龍年(1244年)的年底從薩迦動身去內地。在他們抵達前藏時,智貢巴、蔡巴、達隆巴等宗派的首領人物會見了他們,各自贈送了大量禮品,并希望薩迦班智達為了西藏的佛教及眾生的利益前去蒙古地方后,在宗教方面對自己加以護持。[2]356=10qtA中國藏族網通

以上引文介紹了薩迦班智達行前如何安排薩迦派政教事務的情況以及隨行重要人員和他所肩負的歷史使命。當時薩迦班智達一行經過近兩年的長途跋涉才到達目的地涼州, 如藏文文獻記載:“經巴塘, 自理塘渡雅礱江, 抵熱崗。經夏熱拉孜至康定, 當地榆通許多不操藏語之居民亦皈依佛門。經哈噶林孜至新都府, 貢噶山, 朝拜孔子年造佛像。渡過大臣噶爾昔日所至之江司流經之江河, 自五臺山抵北方弭藥?!盵1]422薩迦班智達一行是在1246年8月抵達涼州的, 然而當時恰逢闊端王去參加貴由繼位蒙古大汗的慶典, 他們又在涼州暫且等候了一段時間。闊端王于1247年初返回涼州, 即與薩迦班智達會面, 兩人暢談有關政教大事, 開啟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西藏地方歸順蒙古大汗國管轄的談判。qtA中國藏族網通

三、薩迦班智達“致蕃人書”qtA中國藏族網通

從薩迦班智達的生平來看, 他被蒙古闊端王邀請到達涼州之時, 已經是67歲的老人了, 可他不顧年事已高, 積極與闊端王共同商定西藏地方歸順蒙古大汗國管轄的條件, 最后雙方達成一致意見。隨即薩迦班智達向西藏地方各個勢力領袖人物寫信, 勸說他們接受談判條件歸順蒙古大汗國管轄。這封告吐蕃 (西藏) 人民的信函內容, 在藏文歷史文獻《薩迦世系史》中有詳細記載:qtA中國藏族網通

祈愿吉祥, 利樂!向上師及怙主文殊菩薩頂禮!qtA中國藏族網通

具吉祥薩迦班智達致書烏思、藏、阿里各地善知識大德及眾施主:qtA中國藏族網通

我為利益佛法及眾生, 尤其為利益所有講蕃語的眾生, 前來蒙古之地。招請我前來的大施主 (指闊端) 甚喜, (對我) 說:“你領如此年幼的八思巴兄弟與侍從等一起前來, 是眷顧于我。你是用頭來歸順, 他人是用腳來歸順, 你是受我的召請而來, 他人是因為恐懼而來, 此情我豈能不知!八思巴兄弟先前已習知吐蕃的教法, 可以讓八思巴依舊學習, 讓恰那多杰學習蒙古的語言。只要我以世間法扶持, 你以出世間法扶持, 釋迦牟尼的教法豈能不在四海之內普遍宏傳!”qtA中國藏族網通

這位菩薩汗王對于佛教教法, 尤其是對三寶十分崇敬, 能以善巧的法度很好地護持所有臣下, 而對我的關懷又勝于對其他人, 他曾對我說:“你可以安心地講經說法, 你所需要的, 我都可以供給, 你作善行我知道, 我的作為是不是善行有上天知道?!彼麑Π怂及托值苡绕湎矏?。他懷有“ (為政者) 自知法度并懂得執法, 定會有益于所有國土”的良善心愿, 曾對我說:“你可教導你們吐蕃的部眾習知法度, 我可以使他們安樂?!彼阅銈儽娙硕紤斉楹雇跫案魑煌踝拥拈L壽做祈禱法事!qtA中國藏族網通

當今的情勢, 此蒙古的軍隊多至無法計數, 恐怕整個贍部洲都已歸入他們的統治之下。與他們同心者, 就應當與他們同甘共苦。他們性情果決, 所以不準許有口稱歸順而不遵從他們的命令的人, 如果有, 就必定要加以殄滅。 (由此緣故) 畏兀兒 (回紇) 的境土未遭涂炭而且比以前昌盛, 人民和財富都歸他們自己所有, 必者赤、財稅官都由他們 (畏兀兒人) 自己擔任。而漢地、西夏、阻卜等地, 在未被攻滅之時, (蒙古) 將他們與蒙古一樣看待, 但是他們不遵從 (蒙古的) 命令, 在攻滅之后, 他們無處逃遁, 只得歸順蒙古。不過在那以后, 由于他們聽從 (蒙古的) 命令, 現今在各處地方也有任命他們中的貴族擔任守城官、財稅官、軍官、必者赤的。我等吐蕃的部民愚鈍頑固, 或者希望以種種方法逃脫, 或者希望蒙古人因路程遙遠不來, 或者希望 (與蒙古軍作戰) 能夠獲勝。凡是 (對蒙古) 施行欺騙的, 最終必遭毀滅。各處歸順蒙古的人甚多, 因吐蕃的人眾愚頑之故, 恐怕 (被攻滅之后) 只堪被驅為奴仆賤役, 能夠被委派擔任官吏的, 恐怕百人之中僅數人而已。吐蕃現在宣稱歸順 (蒙古) 的人很多, 但是所獻的貢賦不多, 這里的貴族們心中頗不高興, 這很關緊要。qtA中國藏族網通

從去年上推的幾年中, 西面各地沒有 (蒙古) 軍隊前來。我帶領白利 ?????的人來歸順, 因看到歸順后很好, 上部阿里、烏思藏的人眾也歸順了, 白利的各部也歸順了, 因此至今蒙古沒有派兵來, 這就是歸順已經受益。不過這一道理上部的人們還有一些不知道。當時, 在東部這里, 有一些口稱歸順但不愿很好繳納貢品的, 未能取信于蒙古人, 他們都遭到攻打, 人民財富俱被摧毀, 此等事情你們大概也都聽說過。這些被攻打的往往是自認為自己地勢險要、部眾勇悍、兵卒眾多、盔甲堅厚、善射能戰, 認為自己能夠抵御蒙古的軍隊, 但是最終都被攻破。qtA中國藏族網通

眾人通常認為, 蒙古本部的烏拉及兵差較輕, 其他人的烏拉和兵差較重, 其實, 與他部相比較, 反而是他部的烏拉和兵差較輕。qtA中國藏族網通

(汗王) 又 (對我) 說:“若能遵從命令, 則你們地方各處民眾部落原有的官員都可以委任官職, 由薩迦的金字、銀字使者把他們召來, 可以任命為我的達魯花赤等官員?!睘榕e薦官員, 你等可選派能充當來往信使的人, 然后把本處官員的名字、民戶數目、貢品數量等繕寫三份, 一份送到我這里, 一份存放在薩迦, 一份由本處官員自己保存。另外, 還需要繪制一幅標明哪些地方已經歸順、哪些地方還沒有歸順的地圖。若不區分清楚, 恐怕已歸順的會受未歸順者的牽連, 也遭到毀滅。薩迦的金字使者應當與各地的官員首領商議行事, 除利益眾生之外, 不可擅作威福, 各地首領也不可未與薩迦的金字使者商議就自作主張。若不經商議就擅自妄為, 即是目無法度, 目無法度者遭到罪責, 我在這里也難于為其求情。我只希望你們眾人齊心協力, 遵行蒙古法度, 這必定會有好處。qtA中國藏族網通

對金字使者的接送侍奉應該力求周到, 因為金字使者返回時, 汗王必先問他:“有無逃跑或拒戰的?對金字使者是否很好接待?有無烏拉供應?歸順者是否堅定?”若是有人對金字使者不恭敬, 他必然會 (向汗王) 進危害的言語;若對金字使者恭敬, 他也能 (在汗王處) 護佑他們;若不聽從金字使者之言, 則后果難以補救。qtA中國藏族網通

此間對各地貴族及攜帶貢品前來的人都給以禮遇, 若是我等也想受到很好待遇, 我等的官員們都要準備好的貢品, 派人與薩迦的人同來, 商議進獻何種貢品為好, 我也可以在這里計議。進獻貢品后再返回各自地方, 對自己對他人都有好處??傊? 從去年起我就派人建議你們這樣做最好, 但是你們并沒有這樣做, 難道你們是想在被攻滅之后再各自俯首聽命嗎?你們對我說的話只當作沒聽見, 就請不要在將來說:“薩迦人去蒙古后對我沒有幫助?!蔽沂菓阎釛壸陨矶嫠酥? 為利益所有講蕃語的眾人而來到蒙古的, 你們聽從我所說的, 必得利益。你們未曾目睹這里的情形, 對耳聞又難以相信, 因此仍然企望能夠 (抵抗住蒙古) , 我只怕會有諺語“安樂閑靜夢魘來”所說的災禍突然降臨, 會使得烏思藏地方的子弟生民被驅趕來蒙古。我對本人的禍福怎樣, 都沒有可后悔的, 有上師、三寶的護持和恩德, 我可能還會得到福運。你們眾人也應該向三寶祈禱。qtA中國藏族網通

汗王對我的關懷超過對其他任何人, 所以漢地、吐蕃、畏兀兒、西夏的善知識大德和各地的人眾都感到驚異, 他們前來聽法, 十分恭敬, 你們不必顧慮蒙古對我們來這里的人會如何對待, (他們) 對我們全都關心和照應。聽從我的人全都可以在此放心安住。貢品以金、銀、象牙、大粒珍珠、銀朱、藏紅花、木香、牛黃、虎 (皮) 、豹 (皮) 、草豹 (皮) 、水獺 (皮) 、蕃呢、烏思地方的氆氌等物品為佳品, 這里對這些物品都喜愛。此間對一般的物品不那么看重, 不過各地還是可以用自己最好的物品進獻。qtA中國藏族網通

有黃金即能如其所愿, 請你們深思!qtA中國藏族網通

愿佛法宏傳于各方!祝愿吉樣![4—5]qtA中國藏族網通

以上引文基本上還原了薩迦班智達當時“致蕃人書”的完整內容, 在這封信函里薩迦班智達描述了他同蒙古闊端王談判的經過和最后達成的條件, 并用感人至深和發自肺腑的言語勸說西藏地方各個勢力領袖人物歸順蒙古大汗國管轄, 最后取得比較圓滿的結局。也就是說, 薩迦班智達不負重托, 通過“致蕃人書”, 圓滿完成西藏地方歸順蒙古大汗國管轄的政治任務, 特別是薩迦班智達在“致蕃人書”中反復講述蒙古闊端王尊重他們伯侄和信奉佛教的實例, 以此解除西藏地方僧俗對蒙古統治者的疑慮;同時, 又強調蒙古軍隊的實力強大無敵, 如果不歸附蒙古統治者, 則會遭受毀滅性打擊。由此可見, 這封充滿肺腑之言的“致蕃人書”, 奠定了元朝中央政府對西藏地方行使行政管轄權的堅實基礎??梢哉f, 依托薩迦班智達的政治智慧和不懈努力, 使西藏地方最終以和平的途徑歸順元朝中央政府管轄。qtA中國藏族網通

另外, 薩迦班智達在涼州給闊端王治病, 取得良好效果, 深得闊端王的信任, 同時薩迦班智達還給闊端王講經傳法, 擴大了藏傳佛教在蒙古地區的社會影響。這些事例在藏文文獻中有記載:“時闊端汗王因癬疾, 為之誦水食子文殊篇, 作圣獅子吼儀軌。汗王病愈, 始極信服, 遂求聞大乘友菩提心等深廣諸法, 尊僧敬佛。致使語言迥異, 不信正法之凡夫, 得以皈依佛門。深知留駐涼州比回藏更有益于吐蕃政教, 故向吐蕃諸高僧大德贈以厚禮, 并送去經典《入菩薩道次第·能仁王密意》, 囑曰:‘此一佛法經典, 我在衛藏康已向信眾公開講說, 故供詳閱宣講, 并依之修習?!幹畠灹? 隨時隨地力行圣賢之事?!盵1]422這段引文表述了薩迦班智達駐留涼州期間的其他鮮為人知的一些作為或事跡, 薩迦班智達深感他住在涼州比在西藏故里更能發揮個人作用, 利益眾生。qtA中國藏族網通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 當時跟隨薩迦班智達的小侄子恰那多杰著蒙古服裝, 學習蒙古語, 與蒙古人更加親近, 對加強蒙藏民族關系具有示范效應。此外, 薩迦班智達在涼州新建了一座寺院, 命名幻化寺 ?????????????, 為佛教在蒙古的傳播起到積極作用。特別是薩迦班智達在涼州期間調整了薩滿教與藏傳佛教的社會地位和宗教地位。陳慶英研究員說:qtA中國藏族網通

薩迦班智達在闊端宮廷中的活動, 主要是傳播佛法和商談真正實現吐蕃歸附蒙古汗國的辦法。在他到涼州以前, 闊端身邊已有一些西藏、西夏和回紇的佛教僧人, 但是佛教在闊端的宮廷中不占主要地位, 在舉行祈禱儀式時, 是由也里可溫 (景教, 古代基督教在東方的一支) 教徒和蒙古的薩滿坐在僧侶的上首。經過薩迦班智達向闊端講經說法, 使闊端對佛教增加了理解, 更重要的是他為闊端治好了病, 并在治病的過程中提出闊端是以前西夏的一位被臣下害死的國王轉世, 蒙古軍在攻打西夏的戰爭中殺戮破壞, 是為其前世復仇, 闊端得病是因為觸犯西夏地方神癨, 可用佛教法事禳解的說法, 從宗教的轉世理論對闊端統治西夏故地提出了一種解釋, 對闊端統治西夏故地很有好處, 因而得到闊端的信任。因此, 闊端下令以后在祈禱法會上由薩迦班智達坐首位, 并由佛教僧人首先祈愿, 也就是在闊端的宮廷中, 把藏傳佛教的地位提高到也里可溫和蒙古薩滿之上。闊端還特地在涼州為薩迦班智達修建了一座幻化寺, 作為薩迦班智達駐錫之地, 此寺的遺址近年在甘肅武威市的白塔村被發現。[6]qtA中國藏族網通

以上引文講述了薩迦班智達在涼州期間講經傳法、提升藏傳佛教地位、擴大藏傳佛教影響方面取得的成就。這一事跡的確說明薩迦班智達作為一名高僧大德發揮了應有作用。1251年, 薩迦班智達逝世, 他臨終前將法螺、衣缽授與八思巴, 隨即在涼州幻化寺圓寂, 享壽72歲。有關藏文文獻記載:“第四饒迥鐵豬年 (1251年) 十一月十四日破曉, 于涼州花園寺 (幻化寺) , 手執鈴杵, 交叉胸前而圓寂?!盵1]422可以說, 薩迦班智達雖然最終沒能返回西藏故里薩迦寺, 但是他在涼州與蒙古闊端王會面, 議定西藏各地方勢力歸順蒙古政權的條件, 并致書西藏僧俗領袖, 陳述利害, 勸說歸順, 成為藏傳佛教領袖與蒙古王室建立政治聯系的第一人, 對西藏地方歸附蒙古大汗國政權, 促進統一全國大業做出了重要貢獻。qtA中國藏族網通

四、小結qtA中國藏族網通

綜上所述, 由于薩迦班智達在藏族地區享有崇高的宗教威信、社會聲望和個人聲譽, 被當時的元朝統治階級看中, 遂成為西藏地方與元朝中央政府之間建立隸屬關系的重要歷史人物??梢哉f, 薩迦班智達·貢噶堅贊將自己的畢生精力獻給了人類最美好的事業, 在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自從薩迦班智達·貢噶堅贊以后, 薩迦派歷輩高僧大德在元朝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政權中多據要津, 聲勢顯赫, 尤其是他們代表西藏地方同元朝中央政府之間建立的隸屬關系, 對后世西藏地方政教合一制度的走向和演進發展起到了示范作用。故其后的西藏地方政教領袖無一例外地繼承薩迦派高僧及其政權的傳統, 向心中央王朝, 借助中央王朝的扶持, 以壯大自己的地方勢力, 增強自己的社會聲望, 鞏固自己的政教地位。同時, 元朝中央政府對西藏地方政教合一制度的統領和決策, 充分順應了當時西藏地方的社會歷史發展狀況, 也充分體現了元朝中央政府治理西藏地方的多元性理論和實際運作能力, 對以后的明清兩個封建王朝治理西藏地方的政教事務產生了深遠影響。qtA中國藏族網通

參考文獻qtA中國藏族網通

[1] 民族圖書館.藏文典籍目錄 (X#’a G’$DA’2b!’c!’d!) 下冊[M].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7.qtA中國藏族網通

[2] 恰白·次旦平措, 等.西藏通史·松石寶串 (上冊) [M].陳慶英, 等, 譯.拉薩: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 2004.qtA中國藏族網通

[3]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西藏自治區檔案館, 四川省檔案館,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元以來西藏地方與中央政府關系檔案史料匯編 (第1冊) [G].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 1994:4.qtA中國藏族網通

[4] 陳慶英, 丁守璞.蒙藏關系史大系·政治卷[M].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2:33—36.qtA中國藏族網通

[5] 阿旺·貢噶索南.薩迦世系史 (藏文) [M].北京:民族出版社, 1986:135—140.qtA中國藏族網通

[6]陳慶英, 丁守璞.蒙藏關系史大系·政治卷[M].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2:31—32.qtA中國藏族網通

《西藏研究》2018年02期qtA中國藏族網通

編輯:仁增才郎
相關稿件